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引起了中国以及许多外国网民的不满和吐槽。因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居然宣称中国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反而在导致全球变暖。
而耿直哥调查后发现,此事其实是一个极为低级的标题党引起的误解,而且这个标题党不仅抹黑了中国的形象,还扭曲了其正文中原本很有意义的一个科学发现。该科学论文的作者之一,目前也已回复了耿直哥发去的邮件。
原来,《新科学家》所刊登文章,实际上讲述的是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研究中心的气候专家萨姆塞特(B.H.Samset)一项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新研究发现。

该研究发现的核心内容,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述,共有三个要点:
1、 全球变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需要被全人类认真应对的问题。
2、 此前这一问题之所以会被一些人认为并不严重,甚至忽视,乃至被当成不存在,是因为一些国家在先前工业化发展时期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有些会折射太阳光的辐射,从而客观上产生了一种气候变暖并不严重的“假象”。
3、 而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开始治理空气污染,这一“假象”被打破,令全球变暖实际的趋势和程度,被更准确地还原了出来。
而且,可能是意识到了一些媒体在报道这个科学发现时会断章取义,萨姆塞特和他的团队还“重点强调”说: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不是在加剧全球变暖的效应,而是揭开了本就存在的气候变化问题的真实样貌。
有长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网民在看了萨姆塞特实际的研究内容后还认为,这位挪威科学家的发现实际上再次证明了西方发达国家更应该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毕竟,发展中国家在治理空气污染后展露出的气候变化问题真实的严峻性,恰恰是那些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的巨大历史欠债所致。
另外,耿直哥检索到的公开资料还显示,萨姆塞特供职的奥斯陆国际气候研究中心与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有不少合作,还在去年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上公开称赞过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的成绩。
但此事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新科学家》的记者其实是清楚萨姆塞特这一发现的实际情况,并在文章中写出了相关内容。该记者还在文章里加入了一段肯定中国治理大气污染及其积极意义的文字。

所以,《新科学家》为何最后会选择用“中国治理大气加剧气候变暖”这样一个标题党去误导他人,完全有悖于论文原作者的意思,就相当奇怪了。

最后,从社交媒体上中国和外国网民的批评来看,这种标题党除了令一个正努力治理大气污染的国家遭到了污蔑和妖魔化,扭曲了一群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家还原这一问题的科研发现,甚至会引起误会、制造矛盾与对立。
耿直哥则先后给萨姆塞特和《新科学家》的记者发去信息,希望他们关注并要求该杂志更正这一严重错误的标题。萨姆赛特目前已经回复了耿直哥,信中他对我们关注并告知他此事表示了感谢,称他会和其他作者们会考虑采取行动。《新科学家》的记者目前尚无回音。
责任编辑:刘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