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随着冲突的持续发酵,叙利亚临时政府军决定介入。朱拉尼领导的临时政府军以恢复当地秩序为由,迅速派遣部队前往苏韦达省。临时政府军的装备明显优于德鲁兹民兵和贝都因部落武装,他们拥有先进的无人机、重装甲车辆以及各类火炮。14 日,临时政府军抵达苏韦达省后,便对德鲁兹民兵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侦察,为地面部队提供精准的情报,随后指引火炮对德鲁兹民兵的据点进行轰炸。重装甲部队则沿着主要道路推进,试图迅速控制局势。在临时政府军的强大攻势下,德鲁兹民兵节节败退,不少据点被攻克,局势似乎朝着临时政府军预期的方向发展,即实现对苏韦达省的有效控制,进一步巩固朱拉尼政权在叙利亚南部的统治。
就在叙利亚临时政府军在苏韦达省看似即将取得胜利之时,以色列空军却突然强势介入。14 日当天,以色列空军数架 F-15I 战机迅速越过边境,对正在南下苏韦达省镇压德鲁兹民兵武装的叙军装甲部队发动了空袭。以色列空军凭借其先进的导弹和精确制导技术,对叙军的火箭炮阵地、装甲车辆等实施了精准打击。叙军的火箭炮在空袭中几乎全部被摧毁,装甲车辆也有不少被击中起火,叙军瞬间失去了重型装备的优势。
与此同时,德鲁兹民兵得到了来自戈兰高地对面以色列德鲁兹人的越境支援。这些支援力量不仅带来了武器弹药,还凭借对当地地形的熟悉,为德鲁兹民兵提供了战术指导。在巷战中,德鲁兹民兵利用熟悉的街巷,巧妙地设置伏击点,对叙军进行突然袭击。叙军由于训练不足,面对德鲁兹民兵的灵活战术,士气受挫,逐渐陷入被动。叙军的补给线也在以色列空军的打击和德鲁兹民兵的袭扰下被切断,前线部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一天之后,苏韦达省的局势发生了逆转,叙军被迫撤退,苏韦达省又回到了地方武装的实际控制之下,叙利亚过渡政府对南方的掌控完全坍塌。
然而,以色列的行动并未就此停止。16 日深夜,首都大马士革突然拉响了警报。以色列空军的战机再次出动,这一次他们的目标直指大马士革的核心区域,包括总统府、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等标志性建筑。以色列空军发射的导弹精准地击中了这些目标,总统府建筑部分坍塌,国防部设施基本无法使用。据叙利亚官方统计,此次空袭造成了至少 3 人死亡、30 余人受伤,多名高级幕僚也在空袭中受伤。幸运的是,朱拉尼本人提前撤离,躲过了一劫。
从战略意义上看,以色列对大马士革的这次空袭无疑是一次 “斩首” 警告。通过对叙利亚核心政治和军事机构的打击,以色列向朱拉尼政权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如果继续在叙利亚南部采取军事行动,挑战以色列的底线,那么将遭到更加猛烈的回击。此次空袭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多家媒体在大马士革市中心拍下了空袭引发的巨大爆炸场面,火光冲天、烟尘弥漫的画面迅速在全球传播,让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东局势的紧张与复杂。
朱拉尼(资料图)
此次事件对朱拉尼政权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军事层面看,临时政府军在苏韦达省的失利以及大马士革遭受空袭,使得其军事力量受到了削弱。军队的士气受挫,装备损失严重,短期内难以恢复到之前的作战水平。在政治层面,朱拉尼政权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国内原本就存在着众多的政治派别和武装势力,此次军事失利可能会导致一些势力对朱拉尼政权的忠诚度下降,加剧内部的分裂和不稳定。
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事件反应不一。美国国务院于 17 日早上发布声明,敦促立即停火,强调地区稳定至关重要。然而,美国在声明中并未对以色列的行动进行明确的谴责,这一态度被外界认为是对以色列的一种变相支持。欧盟方面则表态支持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各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但欧盟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其表态更多地停留在道义层面。
俄罗斯作为叙利亚的重要盟友,对以色列的空袭表示强烈谴责。俄罗斯认为以色列的行动严重侵犯了叙利亚的主权,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俄罗斯表示将继续支持叙利亚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并可能在军事和外交上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应对以色列的威胁。伊朗也对以色列的行为表示愤怒,伊朗外长召见叙利亚驻伊大使,表示 “任何对叙主权的伤害,伊朗都不会坐视”。伊朗与叙利亚有着密切的关系,伊朗可能会通过向叙利亚提供军事援助或支持叙利亚境内的亲伊朗武装力量来回应以色列的空袭。
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展望未来,叙利亚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朱拉尼政权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方面,如果继续推动统一进程,势必会招来以色列更猛烈的军事打击;另一方面,如果选择退缩,内部的武装派别可能会趁机割据一方,导致叙利亚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朱拉尼政权需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稳定内部局势之间找到平衡。
以色列方面,其军事行动的下一步走向也备受关注。以色列是否会继续扩大军事行动的规模和范围,是否会对叙利亚其他地区发动攻击,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但从以色列的战略目标来看,其可能会继续在叙利亚南部保持军事压力,以实现其建立 “非军事化缓冲区” 的目标。
国际社会的态度和行动也将对叙利亚局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美国、俄罗斯、欧盟、伊朗等大国和国际组织的立场和政策调整,都可能改变叙利亚局势的走向。如果国际社会能够积极推动和平谈判,为叙利亚各方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或许能够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为叙利亚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一线希望。但如果各方继续在叙利亚问题上进行地缘政治博弈,那么叙利亚的战火可能会持续燃烧,给叙利亚人民带来更多的苦难。
叙利亚局势在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总统府后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朱拉尼政权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未来叙利亚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