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绝望的武器:第三帝国的最后一击

正在行军的人民冲锋队正在行军的人民冲锋队人民冲锋队不是正规军(国防军),它不隶属于军队,而是小胡子党派的产物,由大区领导人(高等党部领导人)发起,而非将军们。这支部队仿佛是拿破仑时代国民陆军(Landsturm)的幽灵回声 ——不同的是,此时人们被赶去保卫的已不再是祖国,而是一个濒死的意识形态 。从十六岁的少年到退休老人,人人都被动员起来。从1945年2月起,连女性也被征召。

绝望的武器:第三帝国的最后一击

正在行军的人民冲锋队

正在行军的人民冲锋队

人民冲锋队不是正规军(国防军),它不隶属于军队,而是小胡子党派的产物,由大区领导人(高等党部领导人)发起,而非将军们。这支部队仿佛是拿破仑时代国民陆军(Landsturm)的幽灵回声——不同的是,此时人们被赶去保卫的已不再是祖国,而是一个濒死的意识形态。从十六岁的少年到退休老人,人人都被动员起来。从1945年2月起,连女性也被征召。

每名战士只接受了48小时的训练——下班后两小时,无休息日。训练的重点是射击,主要是使用那些勉强能算作武器的东西。

德国的武器仓库几乎已被清空。缴获的曼利夏步枪、1914年式法国步枪、猎枪、运动用“安舒茨”小口径步枪——只要能上战场的都被投入使用。有时只有5发子弹,有时连枪带都没有。但这还远远不够。于是,一场“代用品武器”的疯狂生产开始了。

VG.2就成了这种疯狂的象征——这是一种像热水壶零件一样被冲压生产出来的步枪。它采用旋转滑动式枪机,枪身由两块铁皮拼接,枪托是个钉上去的木块。使用G.43步枪弹匣供弹,10发,7.92毫米口径。它不是“组装”出来的,而是被“铆”出来的。生产了大约5万支——简单、粗糙、廉价。这些武器交给那些昨天还在克虏伯工厂加工零件、或在面包房打包面包的人。

绝望的武器:第三帝国的最后一击

展开全文

Volkssturmgewehr 2 步枪

Volkssturmgewehr 2 步枪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 VG.45——尝试制造的半自动步枪,采用自由枪机后坐自动方式,口径为7.92×33 Kurz,使用StG.44冲锋枪的弹匣。其结构复杂度介于绞肉机和自行车打气筒之间。产量不超过2万支。它们通常只能单发射击,有时候甚至不能开火。但对人民冲锋队士兵来说,这已经是工程奇迹了。

绝望的武器:第三帝国的最后一击

图注:VG.45 半自动步枪

图注:VG.45 半自动步枪

但真正被称作“绝望之武”的,是冲锋枪MP.3008。这是一种德国仿制的STEN冲锋枪——原版是英国人的“水管工产品”。德国版将侧面弹匣改为垂直弹匣以降低成本;瞄具为简单孔洞,枪托是管状钢材,握把则是钢筋。使用9×19毫米子弹,32发弹匣。这种枪哪里都在生产:“毛瑟”、“黑内尔”,甚至连造船厂Blohm & Voss也在做。他们造出了最荒谬的版本:笨重、木质握把、带穿孔枪管护套。那根本不像武器,更像个笑话。

原计划生产20万支,但据说实际产量在2.5万支左右,有人说甚至不到1万支。但这无关紧要:通常一个人民冲锋队营才配有一支冲锋枪。其他人要么用旧枪上战场,要么赤手空拳。

轻机枪也严重短缺。MG.42归正规军使用,MG.34用于坦克部队。而人民冲锋队只能使用MG.08/15——一战时期的巨兽。水冷系统,重达18公斤,一条弹链250发。有时甚至是更重的MG.08/18,使用最原始的空气冷却。它们被从仓库中翻出,清理干净、涂上润滑油,然后交给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它们的人。

绝望的武器:第三帝国的最后一击

图注:MG.08/15 机枪

图注:MG.08/15 机枪

此外,还有一些缴获的轻机枪:南斯拉夫ZB.37荷兰刘易斯枪。弹药种类不一,常常缺乏。能不能开火并不重要,关键是**“配枪”**——制造出“武装部队”的幻象,哪怕是纸面上的。

但实际上,人民冲锋队装备最多的武器既不是冲锋枪,也不是步枪,而是 反坦克武器——“铁拳”Panzerfaust。这是一种短管抛射器,发射超口径战斗部。最简单的聚能破甲弹,射程从30米到100米不等。一次性武器,不是为正规军设计的,而是用于城市巷战。这种武器的产量超过800万支,供应充足。

如果说在野战中,持“铁拳”的人民冲锋队士兵只是靶子,那么在城市中,他们就是猎人。他们从窗户、地窖、阁楼发起攻击——在战争末期的柏林多达70%的苏联坦克被“铁拳手”击毁。这些人通常在开火后不久就阵亡,但坦克确实被烧毁了。

绝望的武器:第三帝国的最后一击

图注:持铁拳的人民冲锋队士兵

图注:持铁拳的人民冲锋队士兵

人民冲锋队根本算不上正规军。这是一个垂死体制的临终痉挛,是由文明残余拼凑出的木偶军队,绑上了带有第三帝国的臂章。他们的使命是阻止灾难、扭转命运、用血肉之躯堵上战线。其士兵是会计、教师、孩子;他们的武器是锈铁、木头、冲压件。他们注定不可能成功。

而这支军队的结局,也成了第三帝国的墓志铭——一场由拿着水管冲锋的小学生完成的战争终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2903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