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政

DeepSeek站在巨人肩上,这个巨人到底是什么?

春节期间,中国国产大模型DeepSeek持续引发热议,意外地成为假期最热门的科技话题。

春节期间,中国国产大模型DeepSeek持续引发热议,意外地成为假期最热门的科技话题。

1月20日,中国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正式发布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一经推出就震撼了业界。1月27日,DeepSeek应用登顶苹果中国区和美国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1月31日,英伟达、亚马逊和微软这三家美国科技巨头,在同一天宣布接入DeepSeek-R1。

DeepSeek的成功,是AI的一次破圈。这一次DeepSeek引发的讨论特别热烈,一方面是因为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可用程度、完成度超过了一定的水平,再加上热烈的讨论,引起了很多普通人的注意,也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DeepSeek体现了国产大模型的能力,甚至有可能追赶、反超世界先进水平。与此同时,DeepSeek大幅降低了AI模型的训练成本,其R1模型的训练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相比之下,OpenAI的GPT模型训练成本高达1亿美元。

很多人对DeepSeek大模型表达了高度赞赏。面对如潮好评,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谦虚地回应:“我们不过是站在开源社区巨人们的肩膀上,给国产大模型这栋大厦多拧了几颗螺丝。”

梁文锋所说的这个“巨人”——开源社区(Open Source),全称为开放源代码,就是让用户利用源代码,在其基础上修改和学习。

开源,有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望,但毋庸讳言也有利益动机。开源策略可以吸引全球开发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形成一个强大的技术社区。这个技术社区具有敏捷性与协作优势,能形成“技术共享-生态繁荣-反哺创新”的正循环。正因为开源有这个优势,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就可能选择开源的方式,去扭转自己的竞争弱势。计算机行业的竞争,往往都是一个封闭的生态,对应着一个开放的、开源的生态。

开源如今已经是AI迅猛发展的助推剂。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2018年图灵奖得主杨立昆评价DeepSeek时就说:“与其说是中国在人工智能上超越美国,正确的看法应该是开源代码正在超越私有模式。DeepSeek从开放研究和开放源码中受益(例如来自Meta的PyTorch和LLaMA)。”

实际上,AI大模型开源,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正是Meta。Meta开源的项目,从大模型LLaMA到图像分割模型Segment-Anything,覆盖了各种模态、各种场景。Meta的LLaMA是最强大的开源大模型之一。2023年7月,Meta发布的LLaMA2,开源协议从“仅研究可用”转向“免费可商用”,虽造就了一大批“套壳大模型”,但也帮助Meta改变了大模型竞争OpenAl独占鳌头的格局。这当中,最强大的正是DeepSeek。

DeepSeek验证开源模型可接近闭源性能,又会反过来使得Meta等巨头加码开源AI。最近,Meta又开源了多个AI项目,包括图像分割模型SAM 2.1、多模态语言模型Spirit LM、自学评估器和改进的跨语言句子编码器Mexma等,提升了AI在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领域的能力。

虽然开源促进了AI的迅猛发展,但应该看到的是,开源的本质是用开放促效率,而在当今世界,效率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第一位的考虑。AI技术是由软硬两方面构成的,在硬件逐渐走向封闭的同时,一个可能的隐忧则是,软件的开源是否也会走向封闭。这就要求中国AI界提前做好应对之策,用创新、开放去回应封闭,正如DeepSeek也开源了自己的大模型。 □ 刘远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kqdd.cn/1448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